一般人都不敢取如此大的题目,但我想。我爱大题目的原因很单纯,因为题目大,可以天南地北的随你谈。不用拘泥于一小块地方,一想畅写就容易偏题。要不然盘古醒来后也不会把天地分开了。
─—题记
我要论的读书是“怎样”读书,而这“书”则指的是可读性强的书。
读书、读书,重于“读”而不是“书”。但可悲的是现在的人普遍重于“书”。先别说“NO”,
我们伟大的小平先生曾说过: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”
成语乃是我华夏民族语言的精华所在,它代表的不单单只是一种表达文字的方式,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体现,也是古时人类为人处事的经验积累。“慕名而来”就词意上来说,是听闻了名声而来拜访。如果把它套用在这儿,就是闻了他的名声来拜读他的书。那么反过来说,也就是没有名声的人写的书就“无人问津”喽──“书”?对!就是书。因“名”而有“书”, 因为书是“名书”而去读。这就是“经验”!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感叹“怀才不遇”?
这只是其中的一点,还有一种则更让爱“读书”之人为之痛惜。
书的精髓在于它的“内容”。但是现在,却常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:“在还未读书前就知道书的作者是谁,他有多么伟大;他写这文章表达了什么?有何意义!”这不用举例,只要各位随手捞本书一翻就可得到证明。但这却恰恰成了读一篇文章达到“完美”竟界的阻碍。人总是先入为主的,比如鲁迅, 历来的说法都是他的文章犀利的像“刀子”一样。好了,我就是不用看也可以与人谈论他的文章怎样怎样怎样的了!也许有人会说,那看了以后就不一样了嘛。错!“先入为主”即使看了也会与“历来”的说法一样,会在下意识里去寻找那“历来”的影子,由此“读书”又有什么意义?
我们是为了何种目的而去读书的?
读书,是重于读,每个人的脑袋长在每个人的头上。因此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思维方式。不去看它是谁写的,是什么中心。只用心去感觉,幻想你就是作者,身临其境的去思考如果是你,那为什么要去写这篇文章。这样你就会真正体会到文章的境意,或着说这样才能发现你对文章自己认知的见解,所谓意义都是人想出来的。其实每一个写过日记的人,都知道:在写日记时是不会想这为了什么的。写文章的也是一样的。当一个写作者灵感来时,他的“灵感”是不会告诉他“我”为什么要给你灵感的。就像我现在写这篇文章,只是把我这一刻的想法写出来而已,也许下一刻,我就不会这么写,也写不出来了。
记得鲁迅有一句,世界上本没有路,但走得人多了,那便成了路。读书也是一样的,
所以如果只走着别人走过的路,那么世界上就只有一条路了!
初中的文章啊...什么时间写的自己都忘了